隨著人機界面的發展,它不僅成為自動化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而且其應用范圍也從傳統行業擴展到物流、醫療等領域。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自動化廠商投入到 HMI的研發中,我國觸摸屏(HMI)的市場規模快速增長,這也加速了國內HMI產品技術的不斷進步,使得近年來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保持穩步增長。
但說到 HMI產品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歐美老牌自動化巨頭,但對國內 HMI供應商了解不多,或者對本土品牌的功能和穩定性不放心。下面將從品牌定位和可靠性兩方面簡要分析國內外 HMI的差異。
一、品牌定位。
目前的各大歐美HMI供應商巨頭,都是經過多年的產品和技術積累以及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,其自身產品在功能和性能上遠超本土品牌。這些歐美日品牌產品雖然功能性更強、技術性更強,但大多位于中高端市場,超出了國內大多數HMI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能力范圍。
中低端市場主要以本土品牌和臺灣省品牌為主,占據國內 HMI市場的半壁江山,價格低廉,市場口碑相對較好。如今,“薄利多銷”的道路越走越窄。因此,很多本土品牌加大了新 HMI產品的研發力度,對原有產品進行更新換代,或者打造產品差異化,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。但一些本土品牌,如率先升級自己產品的金科布克,近年來一直以良好的性價比排在國內 HMI供應商市場份額的前列。
二、可靠性。 人機界面是系統與用戶進行交互和信息交換的媒介,是人機信息交換所涉及的各個領域所需要的。它不僅用于醫療設備、輕工生產線等環境較好的場所,還需要長期在惡劣的工業環境中運行,包括極端溫度、粉塵多、濕度大或地震嚴重的場所。為了保證正常生產,人機界面的可靠性尤為重要。
在 HMI外殼的保護功能上,國外品牌的優勢遠遠超過國內品牌。與國內大多數 HMI使用的工程塑料相比,他們的HMI外殼采用鋁鎂合金外殼散熱更好,抗干擾性更強。同時,BEIJER擁有少數前面板防護等級可達IP66的 HMI,但目前國內 HMI能達到相同防護等級的寥寥無幾。
雖然本土品牌的 HMI技術與國外品牌還有差距,但也不是不可逾越的。隨著“中國制造2025”的不斷推進,國產 HMI技術再上一層樓,必然會領跑。